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214,北京100875
教育背景
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湘潭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2007年9月2013年4月: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政府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2013年9月至今: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副教授
2011年5月至今:政府管理研究院
研究方向
政府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民生与公共政策
荣誉与奖励
1.“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十周年优秀命题教师”(2010)
2.论文“土地市场过度竞争的古诺模型分析”被评为“中国房地产学术研讨会暨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2010年年会”论文评选二等奖(2010,排名第一)
3.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奖(2009)
4.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
主要论文
2012年
1.王宏新,勇越.中国城市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异化与重构[J].中州学刊,2012(2)
2011年
1.王宏新,周拯,刘文波. 中国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载于《2011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宏新. 科学调控,依法管理——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8-15,第7版;
3.王宏新,周拯. 以民为本,与时俱进——90年来党的土地政策创新与历史经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7-04第七版;
4.王宏新,周拯.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住房体系,载于《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聂正标,王宏新,甄磊. 北部湾地区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6).
6.王宏新,勇越.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异化与重构[J]. 城市问题,2011,(5).
7.王宏新,周拯. 农民利益是根本,生产能力是核心——建党90年以来党的农村土地创新与历史经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3-21,第7版;
8.王宏新,甄磊,周拯. 发达国家棕地再开发经验及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 2011(02)
9.王宏新.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建议[J]. 国际贸易,2011,(2).
10.王宏新,周拯.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伟大历史经验[J]. 今日国土,2011,(1).
2010年
1.邹晓云,张琦,王宏新. 《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研究》之三:人人有责 人人参与[J]. 中国土地,2010,(1).
2.王宏新,甄磊. “地王”形成机理及住宅用地市场调控政策[J]. 新视野,2010,(1).
3.王宏新,周小平,柴铎. 中国土地一级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及其效应——基于古诺模型的分析[J]. 经济经纬,2010,(1).
4.王宏新,厉召龙. 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整与复苏周期:1987~2009[J]. 改革,2010,(6).
5.王宏新. 开发成本影响几何?[J]. 时事报告,2010,(6).
6.王宏新,柴铎,刘学敏. 土耳其GAP项目对中国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的启示[J]. 经济地理,2010,(11).
2009年
1.邹晓云,张琦,王宏新. 《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建设研究》之二:社会约束力量缺失的成因[J]. 中国土地,2009,(11).
2.邹晓云,张琦,王宏新. 《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建设研究》之一:理论来源及异域经验[J]. 中国土地,2009,(10).
3.王宏新. 以一体化新格局 破除土地二元结构,中国房地产报,2009-10-19
4.王宏新. 北京CBD:10年土地价值总结与展望[J]. 中国土地,2009,(9).
5.王宏新. 经适房为什么需要有退出机制[J]. 广西城镇建设,2009,(2).
6.王宏新. 合二为一:城乡土地市场大方向[J]. 中国土地,2009,(7).
7.王宏新,张健铭. 经济适用房“内循环”制度:住房政策社会保障性的回归[J]. 北京规划建设,2009,(6).
8.王宏新,王昊. 房价变动的情景测试与商业银行风险规避[J]. 改革,2009,(3).
9.王宏新. 经适房为什么需要有退出机制,解放日报,2009-02-02
2008年
1.王宏新. 奥运后房市回暖乏力[J]. 城市开发,2008,(16).
2.王宏新,“中国楼市10年周期已接近尾声”,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10月23日,房地产专版
3.王宏新. 宏观环境影响房企发展[J]. 城市开发,2008,(2).
4.王宏新. 房价可能不受欢迎地上涨,中国房地产报,2008/01/07
5.Hongxin Wang, Hao Wa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China Ways in the Face of Fast Urbanization, Proceedings of 2008 World Sustainable Buildings Conference, Melbourne(ISTP), Australia, 2008.
6.Hongxin Wang, Hao Wang. “Path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ited by China-Australia Regional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mmit Forum 2008, Jinan (Shandong), and also be retrieved by ISTP ,2008.
2007年
1.王宏新. 物业税不是宏观调控的产物[J]. 房地产导刊,2007,(21).
2.王宏新. 警惕房贷新政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增长[J]. 城市开发,2007,(20).
3.王宏新,卢长锋. 工业地产须防范三大风险[J]. 城市开发,2007,(16).
4.王宏新. 小产权房可助力城乡统筹发展[J]. 城市开发,2007,(14).
5.王宏新. 不可持续的房价,中国房地产报,2007/12/03
6.王宏新. 住房保障政策效应不宜过分夸大,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第1569期
7.王宏新. 房贷新政用力适度方显效应[J]. 中国房地信息,2007,(11).
8.王宏新. 警惕房贷新政发力过猛,中国房地产报,2007/11/12
9.王宏新. “90•70”一周年时的反思[J]. 城市开发,2007,(10).
10.王宏新. 物业税不是宏观调控的产物,中国房地产报,2007/10/22
11.王宏新. 廉租房是否会形成转租“套利空间”,解放日报,2007-09-17
12.王宏新. 培育土地市场遏制房价猛涨,中国房地产报,2007-08-06
13.王宏新. 外资传导国内房价的“热效应”分析,中国房地产报,2007-07-16
14.高曙东,王宏新,邢亚平,冯京津,薛钧天. 2007土地监管全面升级——在2007我国土地日以及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到来之际[J]. 中国房地信息,2007,(6).
15.王宏新. 工业用地监管制度须推进创新[J]. 中国房地信息,2007,(6).
16.王宏新. “70/90”一周年反思,中国房地产报,2007-05-28
17.王宏新. 地区楼市治理泛政治化倾向有害无益,中国房地产报,2007-05-21
18.王宏新. 解读党的“十七大”前后房地产政策最新动向[J]. 北京房地产,2007,(4).
19.王宏新. 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J]. 北京规划建设,2007,(4).
20.王宏新,毛畅果.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 经济体制改革,2007,(4).
21.王宏新,限价房政策的经济学视角,中国房地产报,2007-04-30
22.王宏新,张健铭. 经济适用房“内循环”制度探析——论《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中的住房政策[J]. 北京房地产,2007,(3).
23.王宏新,诚信源于制度,中国房地产报,2007-03-19
24.王宏新,张健铭. 经济适用房“内循环”制度——住房政策社会保障性的回归[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5.王宏新. 政策调控拒绝“企业无战略”[J]. 城市开发,2007,(2).
26.王宏新,毛中根. 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J]. 上海经济研究,2007,(2).
27.王宏新,毛中根. 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演变模式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7,(2).
28.王宏新.“1•17惊魂”与地产新风险 ,中国房地产报,2007-02-05
29.王宏新. 土地出让制度也应严守市场规则[J]. 中国房地信息,2007,(Z1).
2006年
1.王宏新. 房价“逆风飞扬”与“不虞效应”,中国房地产报,2006-12-11
2.王宏新. 经济适用房应向社会保障性回归[J]. 城市开发,2006,(11).
3.王宏新. 严峻形势更需战略指引,中国房地产报,2006-11-20
4.王宏新. 重要问题悬而未决会削弱法律效力,中国房地产报,2006-11-06
5.张红娜,王宏新. 房价上涨并不代表宏观调控失灵[J]. 城市开发,2006,(5).
6.王宏新.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J]. 宁夏社会科学,2006,(4).
7.王宏新,毛中根. 从跨文化管理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J]. 太平洋学报,2006,(2).
8.禹良俊,任志强,潘石屹,彭京,易宪容,赵晓,杨哲彬,王宏新,孟宪生,王石. 房价升降之辩[J]. 理财杂志,2006,(1).
2005年
1.王宏新. “房地产期权交易现身京城”,《房地产导刊》,2005年第13期;
2.王宏新. “物业税难破房价制度刚性”,《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12月21日;
3.王宏新. 三大转变保富力远航[J]. 城市开发,2005,(11).
4.王宏新. 房价与需求双高双升,根源在土地制度瓶颈,中国房地产报,2005-11-14
5.“房地产:CBD发展的缔造者?还是颠覆者?”,《蓝筹地产评论》,2005年第10期;
6.王宏新. 商品房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兼论对任志强先生观点的片面解读,中国房地产报,2005-10-31
7.王宏新. 商品房是吉芬物品吗?——与张元端先生、“毛飞”商榷,中国房地产报,2005-10-24
8.王宏新. 多元发展,考验当代核心竞争力[J]. 城市开发,2005,(9).
9.王宏新. 新政对租赁市场,短期影响甚微,中国房地产报,2005-06-27
2004年
1.唐任伍,王宏新. 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J]. 管理世界,2004,(2).
2.“首都企业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载于《2004:中国首都发展报告》,景体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002年
1.唐任伍,王宏新.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跨国经营——兼评弗农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J]. 经济管理,2002,(23).
2.唐任伍,王宏新. 全球跨国并购的特点、动因及影响因素[J]. 经济管理,2002,(15).
3.“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内生变量”,《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2日;
2000年
1.王宏新,刘长庚. 解开“贸易顺差悖论”之谜[J]. 国际贸易问题,2000,(12).
2.王宏新,刘长庚. 存在“贸易顺差悖论”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0,(8).
3.王宏新,彭文平. 中国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问题探讨[J]. 现代经济探讨,2000,(2).
4.刘长庚,王宏新. “入世”与湖南农业的发展[J]. 湖南社会科学,2000,(2).
5.“‘入世’的四种模糊认识”,《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2月18日第一版;
1999年
1.“日本经济萧条成因及其治理政策探析”,《湘潭大学学报》,1999Vol.23;
2.“个人投资不等于个体经济”,《山西发展导报》,1999年9月21日第三版。
主要著作
2012年
1.[美]托马斯•索维尔著,唐任伍、王宏新主译,刘文波、张敏译:《通俗经济学》(原书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2011年
1.王宏新、唐建伟主编,白智慧、勇越、周拯副主编:《土地储备融资实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宏新主编,勇越、周拯副主编:《中国城市土地储备模式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宏新、赵庆祥主编,王昊、白智慧、李庆涛副主编:《房屋查验(验房)实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010年
1.王宏新、白智慧、勇越等编著:《中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英]威廉•海厄姆著,王宏斯、毛畅果译:《下一轮趋势——掌控未来的获利的关键》,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009年
王宏新主编,甄磊、赵蕊、白智慧副主编:《土地政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08年
1.王宏新著:《别拿投资太当事:买房、炒房、供房必读》,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2.参编 张正峰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宏新、王昊编写第11章“土地资源经济管理”,3万字)
2007年
王宏新主编,王昊、伍松林副主编:《土地一级开发实务指南》,化工出版社,2007年年版;
2006年
王宏新编著《房屋中介知识问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课题
1. 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北京城市通勤成本与住宅价格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JGC113),2011-2012;
2.主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专项研究项目“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政策发展报告可行性研究”,2011-2012,项目经费5万元。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2010年度建党九十年来党的土地政策理论创新与伟大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0JDJNJD021),2010-2011;
4.主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发展培育项目“住宅用地市场波动与政策导向:理论与实证研究”。
5.主持2010年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城市通勤成本与住宅价格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SKL005),2010-2011;
6.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 No : 2006BAC18B02 ):《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2006-2010,刘学敏教授主持;
7. 参与北京市科学技术计划课题( No : Z08000603160801 ):《北京市马连道特色商业街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8-2009,刘学敏教授、王玉海教授主持;
8.主持交通银行委托项目“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008,2009,2010,2011;
9.主持校级教改《土地政策学》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经费2万,2009;
10.主持广东省河源市土地交易中心委托项目“河源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投标方案设计”,2008;
11.主持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委托项目“房屋实地查验操作规程及报告撰写”,2007-2008;
12.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青年研究基金“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经费1.2万元。
13.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部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主笔,经费6万元,唐任伍教授主持,2005;
14.参与北京市“北京公共环境体系建设方案”,委托号:2005-3-22,主要参与,经费15万元,唐任伍教授主持,2005年;
15.参与北京市科委软科学项目“北京两带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主笔,经费12万元,批准号:Z0005171040312,唐任伍教授主持;
16.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国际管理》案例式教学方式探讨”;
17.主持完成了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国际管理》课件翻译工作,经费0.5万元,详见http://www.core.org.cn/OCW_CN/Sloan-School-of-Management/15-220International-ManagementSpring2002/CourseHome/index.htm
18.参与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21世纪前期北京企业管理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实证研究” (01BJBJG016),主笔,经费3万元,唐任伍教授主持,2001-2002;
19.参与湖南省科技厅课题《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研究》,刘长庚教授主持,2000年3~10月,主要参与者;
20.参与湖南省科技厅课题“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刘长庚教授主持,主要参加者,排名第七;该课题获1999年度湘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为获奖者之一。
21.参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中西部地区发展消费信贷研究》(研究报告),楚尔鸣教授主持,1999年1~7月,主要参加者。